碳材料
发展目标
到2015年,碳材料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50亿元,年均增长51%左右。
发展方向
围绕高附加值、高技术碳材料产品,以技术突破为核心、资本为纽带,加快引进培育核心企业,集聚发展中下游应用型企业,适时整合上游资源型产业。
发展重点
依托西太湖科技产业园,积极引进石墨烯、碳纳米管、富勒烯等领域领军型人才和研发平台,重点开发智能终端用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、石墨烯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产品,力争在产业化技术领域和应用开发方面尽快取得突破;依托碳纤维制造和应用重点企业,扩大产能规模,重点发展下游应用,做大产业规模;围绕特种石墨和碳/碳复合材料,加快集聚领军人才和企业,重点突破大尺寸和高端等静压石墨产品,实现产业化技术应用。
简要介绍
100吨投产之时,1000吨规划之际
2013年11月18日,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吨氧化石墨(烯)/石墨烯粉体生产线正式投产,标志着常州碳材料产业跨出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一大步。
成立两年多的第六元素,专业从事粉体石墨烯的研发、生产、营销。作为石墨烯材料国内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,第六元素筹建初期就与国内外多所高校、科研机构及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,经过不懈努力,目前已拓展出一系列应用领域,并赢得了一批客户。
在投产仪式上,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长、第六元素董事长瞿研表示,未来3年内,公司将大力建设营销及售后网络,加速产品在功能涂料、复合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方面的应用,完成石墨烯材料的商业化进程。预计2016年可年产1000吨粉体石墨烯,销售收入超过6亿元。
产业化快速推进
碳材料,被誉为材料工业的一次革命性突破,也是未来战略性的新兴产业。
在这个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上,中国与全球站在同一起跑线上。特别是自2004年单层石墨烯从块体石墨分离出来后,就以非常独特的性质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,许多世界级大公司纷纷投入巨资加紧研发。
常州是全省重要的新材料研发和制造基地,碳材料产业主要布局在武进区和新北区,目前已建有江苏省常州先进碳材料科技产业园等3家省级新材料科技产业园。2011年成立的石墨烯研究院和石墨烯科技产业园,则是国内首家致力于石墨烯产业化应用的专业化研发平台,目前正走在全国前列。
2013年1月,中简科技生产的T700级碳纤维经过客户两年半的测试,终于走向市场,开始稳定供货。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能批量拿出真材实料T700级碳纤维的,只有中简科技。中简科技拥有生产T700级碳纤维的全部知识产权,98%以上设备为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和国内制造,生产用关键助剂也全部实现自制或国产化。
而在2013年5月18日,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国内首条年产3万平方米石墨烯透明导电膜生产线的投产,也成为常州石墨烯产业化的一个里程碑。
同样,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也把研发的重点,放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上,已研发成功的碳纤维抽油杆正在克拉玛依油田试用,海底石油的输油管也已开发成型。
近年来,常州市围绕纳米碳材料(碳纳米管、石墨烯、富勒烯)、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、碳/碳复合材料、特种石墨等领域,集聚了中简科技、黑玛新型碳材料、盛泰碳纤维、宏泰摩擦、第六元素、二维碳素、天常玻纤、宏发纵横等一大批优秀碳材料、制品及装备制造的科技型企业,它们正在成为推动常州经济发展的后备力量。
积极抢占未来市场
有关方面表示,先进碳材料应用前景非常广阔,常州市已把这一产业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。
未来两年,将围绕高附加值、高技术碳材料产品,以技术突破为核心,以资本为纽带,加快引进培育核心企业,集聚发展中下游应用型企业,适时整合上游资源型产业。
主要依托西太湖科技产业园,积极引进石墨烯、碳纳米管、富勒烯等领域领军型人才和研发平台,重点开发智能终端用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、石墨烯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产品,力争在产业化技术领域和应用开发方面尽快取得突破。依托碳纤维制造和应用重点企业,扩大产能规模,重点发展下游应用,做大产业规模;围绕特种石墨和碳/碳复合材料,加快集聚领军人才和企业,重点突破大尺寸和高端等静压石墨产品,实现产业化技术应用。
预计到2015年,碳材料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将达到50亿元,年均增长51%左右。
相关重点企业、机构:
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江南石墨烯研究院
中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
常州黑玛新型碳材料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
常州宏泰摩擦材料有限公司
江苏天常复合材料有限公司
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Copyright © 2003-2015 常州市国际投资促进中心
地址: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文源路2号常州海事大楼7楼 电话:+86-(0)519-86185872 电子邮件:ciip-contact@changzhou.gov.cn
技术支持: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